(一)公共场所火灾的预防与逃生 ZWqW+HJd
B_=?~dW[
1.熟悉基本情况 !d#W||yauv
- nMLM_$
进入公共场所,首先应了解自己所处的楼层、在本层的位置、与疏散楼梯的距离。其次了解周围有无灭火器材和防烟、防毒器材等。 7wA5R=h
R([*$2DK
2.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jzT35vSE
WEC$on?\
确认公共场所已发生火灾,不论有无烟雾,不论处在什么位置,都必须及时采取防烟、防毒措施。 ? IR'yf
`
TSG('/
3.果断采取有效的逃生方法 z<
QDmk(
eoU__x7?.
利用公共场所本身的疏散设施逃生,如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专用救生滑梯、安全出口等。 3LFKoWunH8
ZDK!H /ho
4.逃生无路时,应靠近窗户或阳台,关紧迎火门窗,向外呼救。 cF^&i ^
wCTknB~4
5.火势蔓延时,应用衣服遮掩口鼻,放低身体姿势,浅呼吸,快速、有序地向安全出口撤离。尽量避免大声呼喊。 ] R*t
:{J@Cd@
6.千万不要拥挤。 Fi[4w
?V
g)G{^EC
7.千万不要乘电梯逃生。 ]".p H/|
A%xJv
i9e
8.不要轻易跳楼。 fs9?t7ux+%
q]*I0>$
总之,我们只有制定周密的疏散计划,掌握切实可行的疏散方法和自救逃生方法,才能在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把人员伤亡降到最低,才能使公共场所成为我们真正的既娱乐又安全的休闲场所。 6j9Qw&{
:6IdN
(二)学生宿舍火灾的预防与逃生 '^/TJ*
}MO3hO
1.学生宿舍是学生休息、聚集的主要场所,引起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LOz
}F#05
bLujly
(1)电器线路 zJ ,=Hw R
>7c<K7^\
个别学校由于修建的时间较长,部份电器线路已经严重老化,特别是一些学生私拉乱接,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增大了导线的负荷。容易造成短路、超负荷、接触电阻过大等原因引起火灾。 TBQv N~x
HJ!q~*
(2)用火不慎 &]`pC?Y
g)6b-Q
虽然有明文规定,学生不准在宿舍内用蜡烛照明、不准生火煮饭,不准吸烟等,但不可否认这种情况一直在学校,杜而不绝。 udsJO4<
?[C,OW
(3)消防设施配置不到位 SD%KE4
Kj#ZK U
多数学校对消防不够重视,心存侥幸,在消防设施上舍不得投入,一旦发生火灾,由于不能及时扑救,酿成大灾。 CP/B
O! dtFSp
2.为预防火灾的发生,学生宿舍应做到: lnko~7Jz
rn!otZ
(1)加强管理,防止违章行为发生 1NJWh$#i
ky-`XMU!
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并且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用纪律约束人。每天要对学生宿舍进行安全检查,重点是查看有无学生在宿舍内照明,生火煮饭、私接电器线路,私自使用大功电器设备。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消除。 $P
yE11
61VxW-
(2)严禁在安全出口上锁,保证通道畅通 TnjBJ >[>
vcCsmGB7e
个别学校为了防止学生晚上外出上网玩耍或者为了预防学生物品丢失,在安全出口上安装铁门并且上锁,学生就象生活在鸟笼中。如果发生火灾,学生无法外逃,极易酿成重特大火灾事故。 G<k=Iws3
FpIKJ&B
(3)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演练 4n IPG/
Ne<-mA
学校要利用内部的有线电视、广播、固定宣传校栏以及现场授课、演练等方式,定期对学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使学生懂得如何预防火灾、扑救火灾,特别是自救、互救、逃生、施救等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便在火灾发生后临危不乱及时逃生,将伤亡降到最低限度。 @ce56YUq
4Jw??2*L
(三)地铁火灾的预防与逃生 tH7QMz]
w
{{+u@*
1.车站工作人员到来前,乘客应保持镇静,不要任意扒门,更不能跳下轨道。可用车厢内的消防器材,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 `.yD}E
;lVqN1
9
2.如果发现车厢停电,并有异味、烟雾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按响车厢内紧急报警装置通知司机。3.不能倚靠在车门上,禁止在地铁内吸烟或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V2|\z%
4YWqG"5j;
4.疏散时注意看指示灯标志。地铁站都会设有事故照明灯。 no#QQ
vv
6K=RrlE
5.司机应尽快打开车门疏散人员,若车门开启不了,乘客可利用身边的物品击打破门。同时,将携带的衣物、毛巾沾湿,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再有序地向外疏散。 PT%4\*y?+
TtBnh3)
6.地铁列车两站之间的平均到达时间为2分钟。列车到站时,要听从车站工作人员的统一指挥,沿正确逃生方向进行疏散。在疏散过程中要注意脚下异物,千万不能进入另一条隧道(地铁是双隧道)。 k6gR^N.,N
n4YS'3h
7.如果火势蔓延迅速,乘客无法灭火自救,应该有序地安全逃生。应将老、弱、妇、幼先行疏散至安全的车厢,关闭车厢门,防止火势蔓延以赢得逃生时间。 tjY&c2
}ng
2Osy RVN
(四)森林火灾的预防与逃生 EA`YHDT:m
>Tcf`jVyV
森林火灾烧毁森林的动植物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水土流失,经济损失巨大,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dQb#`R@J
L4!_z36
应急救援或逃生要点: S%WNM
k)sh3vR/
1.发现火灾及时报警,准确报告起火方位、火场面积以及燃烧的植被种类。 aj@ (!oC"<
rd fM_-5
2.在森林火灾中对人身造成的伤害主要来自高温、浓烟和一氧化碳,容易造成热烤中暑、烧伤、窒息或中毒,尤其是一氧化碳具有潜伏性,会降低人的精神敏锐性,中毒后不容易被察觉。因此,一旦发现自己身处森林着火区域,应当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附近有水的话最好把身上的衣服浸湿,这样就多了一层保护。然后要判明火势大小、火苗延烧的方向,应当逆风选择火势较弱,已经燃烧过的方向突围,切不可顺风逃生。或就地设置防火隔离带。 7x)7L&
4*gs{dA_
3.在森林中遭遇火灾一定要密切观察风向的变化,因为这说明了大火的蔓延方向,也决定了逃生的方向是否正确。实践表明现场刮起5级以上的大风,火灾就会失控。如果突然感觉到无风的时候更不能麻痹大意,这时往往意味着风向将会发生变化或者逆转,一旦逃避不及,容易造成伤亡。 #p.(=
k
8?#8'
7
4.如果在杂草丛生的原野里,没有天然隔离带等屏障可以躲避,火势既大又猛,可以挖出一个合适的土坑,人钻入坑内,手弯曲放在口鼻上利于呼吸,外用泥土厚厚的覆盖在衣服上,忍受大火从身上烧过,这也是比较危险的方法。 sM.a|E P
Pw$op95
5.以火防火,当无法脱离火场或穿过火场,而大火燃烧到你所处的位置还有一段距离时,可用在大火火头要经过的地段上点燃可燃物,使其在大火到来之前烧尽可燃物,腾出一块烧完的空地形成隔离带,当大火到来时,火头就会绕道而走从而给自己提供了一个避难场所。 G+$L_
va
q4:'&G~|l
6.当烟尘袭来时,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躲避不及时,应选在附近没有可燃物的平地卧倒避烟。切切不可选择低洼地或坑、洞,因为低洼地和坑、洞容易沉积烟尘。 U1imdsDZE
F8 a
;W=j
(五)火场逃生的几大误区 dz6VHOA{
HV?T0gCf/
1.沿原路逃生 oU%C;e(
FsQz
,R=+o
大多数建筑物内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人们总是习惯沿着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由于都向这一出口逃生,容易造成拥挤、践踏,同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既不利人,也不利已,如1994年11月27日,辽宁阜新市一歌舞厅大火,死亡233人,原因就是歌舞厅仅有一个0.83米宽的小门,且有5个台阶,发现着火时,所有人都拥向小门,前边有人跌倒,还没有爬起来,后面拥挤的人又被绊倒,摔倒的人堵住了门,致后面的人欲逃无门。灾后发现,死者呈扁形拥在门口,尸体叠了9层,约有1.5米高,其景惨不忍睹。逃生时千万别拥挤,保持疏散通道的畅通,这也是利已利人的逃生方法。 dYk>"vW
a['qJ o
2.向着光亮处逃生 Y*z!}A'h
z{#-b_
在紧急危险情况下,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光亮之地正是大火势无忌惮的逞威之处。 x?]O<,RS
-'t1/]s7
3.盲目跟着别人逃生 .B1{ ]\h{
)vmJ)X,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不加思索跟着别人逃生。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 YXmYct`>
$-w <e2@8
4.从高层往低处逃生 Y^ut-5&5{<
XG2kju
``
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是最有希望,殊不知,盲目朝楼下逃生,可能自投火海。 ?b_GNv
Lw
8Dn7j=
5.冒险跳楼逃生 xEp2j; 3
TIbn:NHc;
火灾时,当选择的逃生路线被大火封死,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人们会盲目跳楼、跳窗等,从而活活摔死。 L^
^D[7]>|
.38cuaY
|
一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