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真假唱备忘录 2009年迎接真唱大考 a_x| J?]
i3$;A%RdS
w2R*v65!
近日,2009年央视春晚总导演郎昆在做客央视网站时斩钉截铁地表示:“牛年春晚肯定是要真唱!”总导演的公开表态,把真唱话题再次搬上春晚舞台,而各方人士围绕真唱也是众说纷纭。 K9uX/< uc
y
_dq
^E!
本报记者经过多方采访,还原了春晚真唱的各路声音。春晚真唱究竟能带给观众什么?看来“净化舞台风气、检验演员真诚度”是观众最大的心声。 [Fp
5q
,|kJpq2@D
广电总局:坚决杜绝对口型 X"rV
}jb
SGj nr dr
IGAe
pG?
'; %'IqL]?
就在“牛年春晚要真唱”的决定公开之前,曾经担任春晚总导演的袁德旺在南京大学进行题为“浅议春晚的文化底蕴”讲座时,曾对“春晚真唱”有一个特殊的名词解释:“春晚要求的真唱就是真人唱!” 'tl{kE9(-
I5XF0
6
袁德旺面对众多关心春晚的大学生说,“春晚从来都是对口型,也只能对口型,这个不会变。”春晚资深导演袁德旺的这番话,在今年将被打破了。起因是 2008年11月初,文化部公布《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细则》明确规定:“营业性演出不得以假唱、假演奏等手段欺骗观众”,并对“假唱”、“假演奏”给出了严格、明确的界定,使那些“只要是本人的声音就不算假唱”等似是而非的辩解,失去了回旋、狡辩的空间。随后国家广电总局通过官方网站公开发表对2009年春晚的要求,着重强调歌曲类节目要坚决杜绝假唱。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强调,春晚“要在真唱上作出表率,要选择有演唱实力、能够真唱的演员,坚决杜绝‘对口型’”。 cnH-4-;
G/q+8
^Q4
g%}0
g
~>Wz+Z`|#[
x$3"/jld
总导演:真唱挑战来自演员本身 5hf%zBd
o%.OU~@oF
既然官方出台明确规定,使得今年的春晚不得不扬起了“真唱”的大旗。总导演的郎昆很早就做出了“牛年春晚要真唱”的决定。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今年春晚要实现真唱,挑战来自音响技术、演唱与字幕提示之间的配合等各个方面,而最大的挑战则来自演员本身。演员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郎昆坦率地表示,尽管真唱对习惯“对口型”的歌手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而且晚会也不可能根据歌手自身的状态调整他们的出场时间,所以只好通过勤加练习来适应。 <ngc\.VFP
WfK'`#)Z
至于真唱的好处,郎昆也自有一番认识:“虽然今年春晚要完全实现真唱是很大的挑战,但是真唱在表现上也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都希望在一个万众欢腾的时刻,演员用他们真实的表现来传达一种真实的情感,让观众感受到他们的这种真情实感带来的一种心灵的沟通。” A=5P={wrE:
EH8Z
歌手:为保证真唱增加彩排毫无怨言 :9W*w
5gAJ.y[.
记者采访时获悉,为保证真唱效果,牛年春晚彩排的次数将比往年有所增加,为此参加春晚的歌手们不得不紧急调整档期,足见春晚的吸引力足够大的。 3I5hJ)
X'F^<V
刚刚推出新专辑的满文军,算是有实力在舞台上真唱的歌手,因此也受邀参加牛年春晚并被寄予厚望。为了保证不耽误春晚紧密的彩排时间,满文军更是把自己宣传期内的签售活动和电视节目的邀约都推掉了。 r\K&uQbj
0bb#
黄圣依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参加春晚彩排我不得不向正在拍摄的电影《寻找刘三姐》剧组请假,而且也推了多个商演,但我也愿意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参加彩排,只有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了,才能在除夕之夜把自己最佳的演唱实力展现给电视机前的观众。” o%]H?!
t8c*6h[
业内人士:真唱考验技术人员的水平 s7Bap;6
; 4kg:;
作为电视业内人士,崔永元在谈及春晚真唱话题时,和总导演郎昆的看法不尽相同,在他看来,真唱成功与否和演员关系不大,“考验的是春晚幕后的技术人员水平。”崔永元说,能上春晚的歌手,演唱实力和水平都应该没有问题。只要技术人员掌握好,即使在演唱过程中有一些闪失,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补救。 Wl:BLMn{,
TX>=V|
崔永元还实话实说:“被广电总局和相关领导要求真唱,其实是个悲哀。因为行业本身就应该自我要求‘真唱’,还非得等人家出台规定和政策才实施,只能证明以前这个行业不守规则。”崔永元说,自己站在春晚舞台上也紧张,“但紧张归紧张,不代表就可以造假。而真唱,即便是有瑕疵,也会让人觉得更像在参与晚会,更有快乐的感觉。” dI"K+=
('h1{g&]`
E6zSJ.
2009年央视春晚总导演郎昆 /l!:J9~
.V~RVO\
观众:真唱与否代表演员诚信度 ~pVk# @U
{2~>+Bu'
各行各业说真唱,其实真唱的最直接消费者是观众,观众对真唱究竟有何看法?记者采访了数位读者,大家无一例外均支持春晚真唱。 F@~dV^+0
dp>EyfW
从事文字工作的周女士说:“歌手的工作就是演唱,在舞台上真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且真唱才能检验出歌手的真实演唱功底,要不我们怎么知道他真实的演唱水平?”在外贸公司工作的庞女士认为,真唱是代表演员的诚信度,“作为普通百姓,我们在生活中会遭遇假货或各种骗术,如果看个电视还是假唱,会感觉生活中的真诚指数太低了。”庞女士认为,即使歌手真唱时唱错了,她也会体谅:“演员也不是完人,我不会因此真唱时出现闪失而对某个演员有偏见,相反如果是对口形我反倒觉得怪怪的。” ?cC?}7j{0
MFbF5r/U
附:春晚真假唱备忘录 , 5D8u
e*&x\-H .i
1983年—1993年 XezHvWKV
mRP?{UW,
假唱 ?
BuR+(
k%0l2F/w
1983年第一届春晚揭盖头,直到1993年,春晚所有演唱节目都是对口型,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回忆到,在最初几年,有的演员在舞台上演唱时甚至连胸麦都没有,更别说手持话筒了,那个年代观众对真假唱基本没有概念。 XZ !l8P
e
nC&w6Ez
1994年—1996年 @{)s|dle
6O+K3%^
郎昆首扬真唱大旗 |
fe'{JH{
<L%Yo%%
1994年,郎昆首当春晚导演,提出了“真唱”观点。那一年甚至把乐队和伴唱人员搬到舞台一角,连伴奏带都舍弃了,偶尔有演员没有跟上伴奏的情况出现。 m?afU|r
qai=
1995年和1996年,春晚仍然坚持“真唱”原则,但却有弹性政策:如果演员遇到感冒等特殊情况,可以提前打好招呼申请“假唱”。 {8y`W?Wrp
A0 ;f=
2002年、2005年 k?c8t=(u
|% .aa
a5E
真唱遭遇技术差错 F
,_T!1
!B6}8Hl!5
2002年和2005年的真唱,是有选择性的,有功底的歌手真唱,个别“录音棚型”歌手假唱。2002年有歌手在真唱时,因为音频师现场出现差错致使伴奏放错;2005年虽然总导演郎昆拍着胸脯保证“我们一定玩真格的”,但是成龙边耍功夫边唱歌竟然不气喘,张迈对错了口型,都暴露了假唱的端倪。 VR:vVZ[
WSdxE4
2008年 +3n
EW5
Y+8(MuT1
章子怡对不上口型 v<d\a0
_
9GlT&2e8%
近几年春晚不再强调真唱与否,但去年章子怡演唱《天女散花》时,表情和服装虽美,但口型和歌词都“货不对版”,致使摄像师经常要给其远景,被观众在网络上大肆抨击。 *^;7sY-9c
C{3H~r{V-h
来源: 沈阳晚报 8Q{]Rc
3R
|
一共有 2 条评论